阅读: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走进昔日抗日战场】冀中平原,有回族支队成功出击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走进昔日的抗日战场】
无敌,无敌,无敌,无敌
冀中平原,有一支成功的回族支队
光明日报记者 蔡闯 王思敏 陈元秋
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有一支不可阻挡、坚不可摧、所向无敌、战无不胜的铁军。毛泽东称赞它是“一支成功的回族支队”。
这支部队的指挥官叫马本斋。
马本斋1903年出生于河北省献县东辛庄的一个贫苦回民家庭,年少时参加东北军,官至团长。 9月18日事变后,因不满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面对当局的迫害,他愤然辞去官职,回到家乡,组织70多名乡村青年组成“回族抗日义勇队”。 1938年3月,率部加入八路军。他的部队凭借勇气和智慧,震慑了华北敌军。
我们来看看这场战斗——
1940年5月30日凌晨,冀中平原一切归于平静。突然,日寇藏身的安家村响起枪声。顿时,杀声大作。
小日本惊慌失措,判断八军路大军要来袭了。于是,他们赶紧向驻衡水县的日军寻求帮助。
很快,百余名手持火炮、重机枪的日军伪军就向安家村冲了过来。当他们行进到康庄地区时,突然,地面上射出了三颗信号弹。与此同时,子弹从两侧的麦田里如雨点般飞来。空荡荡的道路上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躲藏的了,日军喊叫着跳进了两侧保护道路的战壕里。
没想到,护路沟被我军战士“改造”成了一个直通而下的两米深坑。日军重重跌入坑底,无法射击,也无法爬行逃生,成为“瓮中之鳖”。
战斗不到40分钟就结束了。击毙日军伪军约百人,缴获平射野战炮一门、迫击炮两门、重机枪八挺、其他枪支百余支、大量弹药。而我军则是零伤亡!
这支部队就是马本斋率领的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康庄伏击被作为经典战例列入抗日军政大学教科书。中号阿本寨的名声让敌人大吃一惊。
小日本人千方百计劝马本斋投降,都被拒绝了。于是,想利用马本斋为儿子的性格,于1941年8月找来母亲白文官,强迫她给儿子写投降书。
老人的骨头和他儿子的骨头一样坚硬。受尽折磨后,他仍不屈不挠,昂着头骂卡瓦首领:“我儿子打土匪了,好啊,他是个男人!母亲,我不会为难他!我准备杀他,砍他,就看你了!让他投降?你别想了!”最后绝食7天,吐血而死。
听到这个坏消息,这些可怜的人们没有流一滴眼泪。他把母亲留下的玉镯的一半放在怀里,写下了誓言:“好母亲,她虽然死了,但她还活着,她的儿子将继承母亲的遗志,并为她做事。”继续战斗!”
对于马本斋来说,军人是勇敢的、足智多谋的。 1942年5月,十万余日军伪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发动了猛烈的“围剿”。马本智命令戴带领回民支队攻克冀中军区主力,以解围。
完成任务后,面对数次亲临敌军入侵的马本斋,冷静观察分析,决定以千青洼目标奇袭敌军防线薄弱点。天亮时,他命令部分部队向东进攻,诱敌,而大部队则悄悄向西挺进。
东边枪声响起后,马本斋一马当先,跃上马背,提刀,率领部下向西敌防线冲去,手持刺刀的步兵紧随其后。 “撞车了!”敌人的防线被突破了。在这场战斗中e、回民支队顺利进入深南根据地地区,牺牲88人,歼敌400余人。
1943年11月,马本斋奉命攻击伪二方面军孙良成部队。面对敌多我寡不敌众的局面,他又出奇招:“打大锤之心”,集中兵力攻击敌军总部新桥头堡,然后转身清剿外围据点。夜晚,回民支队就像一把尖刀,刺进了“牛心”。敌军指挥部突然倒塌,孙良城指挥部的直属队伍全部被杀……
多年来,马本斋率部参加战斗870余次,击毙日军伪军36700余人。
曾在部队服役的马本斋因积劳成疾,于1944年2月7日不幸病逝。41岁。延安为他召开了一次大型会议。毛泽东题词“马本斋同志不会死!”周恩来题词“民族英雄,我们党的战士!”朱德写道:“志气难移,汉回各族模范。大日不死,两代英雄母子”……
英雄真是“不朽”!
在他的感召下,抗战时期的东辛庄充满了“母亲请子东征,丈夫送丈夫上战场”的感人场面。全村200多名青年参军参战,近百人为国捐躯。
…………
80多年过去了。金秋时节,《抗日往事》采访组来到英雄故里。
东辛庄村名叫本寨村,分为本寨东村和本寨西村两个行政村——当然是为了纪念f 英雄马本斋。
人们注意到一排排白墙红瓦的房子。房屋旁边是一个舒适的漂亮公园。许多放学归来的孩子们追逐玩耍,让一串串的笑声如银铃般响起。
双向车道上,冷链运输车辆来来往往,排起长队。顺着车流方向看去,路边不少厂家都有写着“加工肉制品”的牌子。
本寨东村的街道两旁都是牛羊肉工厂。献县县委科室供图
迎接我们的本寨东村村支书马先勇说:“村里有几百家这样的工厂!”
走进明亮洁净的工厂,你会看到滚筒机器嗡嗡作响,切片机切割精准,包装机快速包装。转眼间,牛羊肉就被加工成排骨、排骨、涮锅了哈布卷起来,然后装进在门口等候的连锁店的冷卡车上。
一个红脸男人从生产线上走下来。他是工厂的负责人,名字叫马杰,在这里出生、长大。听完我们感兴趣,他紧紧握住记者的手:“马司令,那是我们的亲戚,村里的人都知道这件事,大人小孩都知道,他们的祖先很多人都跟着马司令杀过日本人!”
我们聊得越多,我们就越热情。马杰说,村里能发展到今天,也是得益于马司令的影响:马司令凭着他的聪明才智和勇敢用兵。回族有饲养牛、羊的习惯。起初,各家都饲养牛羊,宰杀后用车拉到集镇去出售。后来我觉得还不够,就在村民的帮助下建了一个冷库。规模变大了规模较大,牛羊肉销往北京、天津、河南等地。后来,大家胆子越来越大,开发了养殖植物,并引进了现代化的生产线。不仅加工本地牛羊,还从国外进口原材料。来自世界各地的冻肉将“飞”到村里,经过深加工,将“飞”到全国各地……
“你想,如果马司令还在的话,他会称赞我们:好!又一个伟大的胜利?”马杰笑着向记者问道。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05日第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