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汹涌,湾区扬帆。
9日晚的广州,奥体中心灯火通明,珠江两岸灯火通明。第十五届全运会在这里顺利开幕。这是粤港澳首次联合举办的全国运动会。
来自全国37个代表团的运动员齐聚大湾区,共赴时代约,谱写了全运会新的一页,谱写了粤港澳一体化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辉煌篇章。
充满活力的大湾区和热情洋溢的国赛画成同心圆。
11月9日,火炬手苏炳添(中)、张家朗(左)、李毅点燃主火炬后向观众致意。新华社报道 呼呼呼
——大湾区的“大”在于精神,在于定位,更在于赋予的使命给泰晤士报。
这片温暖的土地充满了精神和广阔的思维。
勇立潮头、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整个岭南大地上传承着。 1000多年前,“东方商都”连接了各国,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出发。 100多年前,虎门废除鸦片、黄花岗起义、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民主革命发源地的精彩奋斗史都在这里书写。 40多年前,改革开放大潮前行,深圳谱写了“春天的故事”,中国经济特区开始了。从古至今,粤港澳始终血脉相连,港澳同胞与母亲之间的深厚感情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加深厚。
11月9日,广东体育代表团何入场仪式上,香港特别行政区体育代表团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体育代表团一同入场。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这个湾区具有高度的战略地位。
“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中国式现代化的领跑地”的战略定位,锚定了大湾区走向星辰大海的方向。
作为全球四大湾区之一,三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球前列。 “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成为新时代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排头兵。全运会上,来自南海深处的火焰“用火炬烧冰”。自动驾驶汽车和电子狗的运行无障碍。 3D、5G 和 AI 技术提供了身临其境的观看体验。三大领域科技创新链深度融合,积极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这是11月9日开幕式上拍摄的机器人表演。新华社记者 李艺博 摄
这个阶段有一个伟大的使命。
港珠澳大桥飞驰,广深港高铁提速,天然鸿沟变道路,基础设施“硬连接”让“一小时生活圈”成为现实。全运会,通关抢先,人脸识别7秒通关。规章制度的“软连接”,实现了三地之间的“无缝跨城、无缝对接”。
全运会既是竞技场,又是展示窗口。两大体系、三个关区、十九个赛区,人、物、物其他元素移动快捷方便——体育就是媒体。本届全运会将见证新时代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新成就,也向世界展示“一国两制”的辉煌实践。
11月8日,比赛在香港珠澳大桥上进行。第十五届全运会公路自行车个人赛当天举行。赛道全长231.8公里。运动员们穿过港珠澳大桥,跨越粤港澳三地。这是全运会历史上首次举办跨界比赛。新华社记者 毛思谦 摄
——全运之“全”在于共享理念的内涵、价值、愿望。
这种愿望体现在体育内涵的全面拓展上。
自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以来,老将不堪重负,新人英雄们一一涌现,无数健儿英勇奋战,体育精神代代相传。如今,全民参与,为全运会的“圆满”写下了新的注脚。本次赛事“全时”,从81岁的香港乒乓球老将张耀钊到12岁的贵州跳水“小哥”吴世杰都有参加; 166项体育运动活动十分热闹,赛事经济蓬勃发展。我们为冠军喝彩,关注奖牌背后的全民健身基础和体育产业活力。
5月24日,江西队参加龙舞障碍赛预赛。当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群众舞龙狮预赛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开赛。新华社发(任飞摄)
这种愿望可以从举办游戏理念的落实和升级中看到。
90%以上的房屋进行了改造升级。光伏发电使赛区“自发自用”,比赛全程贯彻绿色简约。无需空调制冷,AR精准导航到观众座位,尖端科技打造智慧场馆。无障碍老年设施随处可见,一键呼叫手语翻译,周到服务体现人文关怀。
广东中山国际棒垒球中心(10月18日摄,无人机拍摄)。全国棒球和垒球比赛都在这里举行。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它的愿望是基于所有人共享的普遍福利。
办好会议,搞好区。 “以人民为中心”是这次全民答题的热点背景希特。场馆改造充分考虑赛后使用,通过“随赛事而行”,改造城市设施、提升能级,培育融合新业态。香港成立了该赛事史上最大规模的志愿者队伍,共有16,000人。三区“小海豚”携手搭建赛事服务“移动桥梁”。粤港澳人民通过深入参与全运会,不断增强获得感和认同感,这将是全运会最重要的遗产。
11月9日,第十五届全运会闭幕式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香港市民在商场观看直播。新华社发(卢丙辉 摄)
——同心圆的“同”,意味着三个区域的血脉相同,频率相同,是所有人前进的不懈动力。共同努力,共筑中国梦。
同源,是岭南最深厚的文化底蕴。
早茶馆里,虾饺、叉烧香气四溢;街边小摊上,烧鹅、乳猪外焦里嫩……粤式美食流淌在湾区人的记忆中。赛龙舟、舞狮、凶猛的武术、温柔的粤剧……原住民风情文化中的非遗,给岭南人民带来浓浓的家国情怀。血浓于水,同气相连枝干,为三区的团结奠定了最坚实的情感基础。 11月9日,开幕式上演员们现场表演。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同心、同命运,是三地人民描绘的生活画卷。
“深港广”创新集群展现活力,青年创业者重回梦想;大湾区互联互通不断深化,越来越多港澳老年人选择内地居住和养老。粤港澳、大湾区亲情的背后,是“心连心”所实现的深度联结。
走向彼此,让我们的心靠近。这几场全运会,预计内地将有6000余人赴香港、澳门参赛,香港、澳门将有3000余人来内地参赛。澳门青年谭嘉文表示:“全运会不仅将促进三地在体育、人文、经济等领域的合作与发展,也将促进我们年轻一代的情感联系。”
这是11月9日拍摄的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欣
共享同一个梦想、实现同一个梦想,是中国人民共同创造未来的时代强音。
“那双手的处理,不分你我,昂首前行,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熟悉的《中国人》旋律划破湾区的夜空,开幕式上千名观众齐声合唱。此时此刻,血脉相连的文化认同、家国情怀的认同、民族复兴的情感认同,激荡着亿万中国人民的心。
从天上带来光明,燃烧海洋之火。休眠了亿万年的“深海之冰”变成了脉动的“同心火”,载人飞机扛着火炬冲入湾区上空。粤港澳运动员联手点亮主火炬、“同心圆”体现了中国说唱的下巴。中国人携起手来,共同走向未来。
11月9日,火炬手苏炳添(中)、张家朗(左)、李毅点燃主火炬后向观众致意。新华社记者 肖一久 摄
国运之火激情熊熊燃烧,全中国上下齐心追梦。在这次体育盛会的舞台上,盛世中华以团结的磅礴力量,展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为铭记光影辉煌,首届新疆国际摄影大赛正式启动。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首届“亿源汽车杯”新疆国际摄影大赛于9月28日正式启动。2025-09-29 14:31杜鹃花海茶飘香 2025年4月10日,安徽省芜湖市昆山镇吴吴镇三公山茶种植基地吴吴吴三公山茶厂,万亩高山野生杜鹃花在碧绿的茶园里盛开。 2025年4月1日,怀柔山花怒放。美丽的春天的花朵把古墙衬托得五彩斑斓,就像一幅美妙的春天山水画。 2025-04-02 15:44 长江线继续运营。 2025年4月1日,该船航行通过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连接长江与徽河的航道,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冬季候鸟禁航的结束,恢复了菜(子湖)潮(湖)线、潮(湖)线、湖线)通航2025-04-01 15:40
茶2025年3月31日,太湖之滨春意盎然,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光复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生态良好,春色诱人。 2025-04-01 15:31 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百媒看变”活动圆满结束。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活动首届“百媒体视变”圆满结束 2025-03-20 10:14 首届“昭君杯”全国老年合唱比赛在京启动 首届“昭君杯”全国老年合唱比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2025-03-19 16:10 金沙江大桥开工建设2025年12月25日,工人们在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大桥施工现场推进施工。第202章5-02-26 15:41
梅花盛开,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池乡月明村,大片梅花竞相绽放,绚丽如红云。游客和市民纷纷前来打卡,享受春天的欢乐和舒适。 2025-02-08 14:52 非遗引入景区,促进文旅融合 2025年2月5日,在福建省福清市石柱山风景区,英国歌舞、建瓯扛旗等非遗文艺演出让游客感受到中华伟大传统文化之美,丰富了文化内涵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中央公园湿地公园生态美景,游船、湖泊、蔬菜、和高层建筑对比,冬季生态照片。 2025-01-20 15:30 盐湖绽放“蛇喷”景象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影响,山西运城盐湖出现了冬季特有的“硝酸花”景象。水面上的硝石花,形状各异,晶莹剔透,美丽极了。 2025-01-16 15:56《龟兹》:穿越千年壁画的灵魂之舞。一个“行者”行走在茫茫沙漠中,隐藏着他那张无与伦比的脸。厚厚的沙下埋着一面“古镜”,上面布满了时间的裂缝。 2025-01-13 17:25 雪后森林银装素裹。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溜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迷人。 2025-01-09 15:24 关爱KA寒假公益行助力云南各族青年扬帆梦想。关爱卡冬何丽日公益行助力云南各族青年扬帆梦想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吉大园旅游列车首发,游客在从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生态田园2022019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郎村,生态田园纵横线条清晰,冬日美景迷人。 2024-12-10 16:48 冬日美景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白族彝族乡岱子村,青山环抱,树木茂盛,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缤纷苏州 2024年12月6日,苏州古城街道上,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好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2024年12月6日凌晨画内,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温室内一片忙碌,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加载更多